文/朱翊
和大多有着异样诞生背景的产品不一样,Gmail的诞生可谓是在一种被漠视的环境中开始生命。时至今日,这个五年前诞生的邮箱现在几乎成为最受欢迎的邮箱。在Gmail身上,可以看到很多贫民英雄一样的成长轨迹,随着Gmail经过五年的成长历程,今天的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被互联网津津乐道的佳话,这正是Gmail所理所当然的结果,同时也是用户对于一款真正为用户着想的产品的最佳回报。
从Gmail诞生开始到今天朱翊写下这些文字,这整整五年多的时间里Gmail都是以一种叫做“Beta”版的身份接受用户的检验。在这五年的时间中,很少有一款软件产品愿意将自己的非正式身份表现形式花费在这五年的光阴上,但Gmail做到了。Gmail的开发人说,之所以一直叫做Beta版,是因为Gmail的开发团队一直觉得目前的Gmail不够好,还需要太多的改进。因此在这样的因素下,一款简单的邮箱产品因为基于对功能和用户的使用需求及产品体验的进步而进行了永不停止的探索,并且在这五年的时间中一直主动地用一种非正式的身份。五年之后,面对用户的意见的时候,Gmail终于祛除了Beta标志;虽然祛除了Beta标识的Gmail无论在哪方面较之以前并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变化,但祛除Beta标志的这一行为,却无疑地证明了这是Gmail的新生。
从一个被当作玩笑的命运到一个成为举世闻名的口碑产品,Gmail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对于Gmail的开发团队来说,这五年的时间一直使用Beta标志作为Gmail存在的身份,是一直以来对于Gmail在真正的产品功能上的永不停止。真正为用户打造功能上的精品,相信这正是Gmail的价值所在,因此从最开始遭受质疑到后来出现千金购买一个账号,再到今天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能用上Gmail的服务,这期间,一款产品能走到这样的境界实在是一种至诚的精神。另外,在这样的精神下,今天的Gmail已经具备更多对于用户来说更实用的功能。一款产品完善到真正为用户所需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得到用户的信任呢?国内诸多叫嚷着产品无法在市场上立足的企业,是不是需要自我反思一下?
当然,目前来看Gmail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对于一款产品来说这都是无可避免的现象。Gmail能在一种原则下对这款产品倾注这么大的代价并不就是最好的事情,但至少,Gmail能得到用户真正的喜欢,这就是所有价值存在的关键。
今天的Gmail祛除了Beta版本标识,但对于Gmail开发团队来说,这仅仅只是一款产品的表现形式,真正的Gmail未来之路,还有很长、很艰难的道路。但对于用户来说,一款产品的成长能以一个软件版本的“Beta”作为见证,这正是这款产品重生的标识!
本文作者:朱翊 本文首发:朱翊博客
完整地址:http://zhuyi.org/blog/post/402.html
文/朱翊
Gmail邮箱帐号,这个看似和普通邮箱帐号没有任何区别的邮件地址,目前正在完成它在互联网上的通行证大一统过程。面对于这个在五年之前的一片质疑中诞生的Gmail(Gmail诞生时间是4月1日,因此被很多人误以为愚人节玩笑),在这五年的发展过程中,Gmail邮箱帐号不仅带给了用户更多更舒心的体验,同时作为google的战略级产品,Gmail邮箱帐号如今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从诞生到现在的这五年之间里,已经不仅仅只是提供google的免费邮件,其在串联了google.com的所有产品线的基础上,还额外地增加了支持Openid登陆的功能,因此我们很难想象终有一天Gmail邮箱帐号统一互联网上的所有通行证登陆入口。
Gmail邮箱作为以邮件服务作为其诞生的最原始意义,单在现在看来,本职工作上的邮件服务现在反而倒不再是Gmail邮箱的重点目标。五年之前互联网正处于低潮时期的时候,google推出Gmail邮箱服务的初衷应该是为了今日的账号。众所周知,互联网上的帐号是个人终端桌面的最佳代号;因此回想起五年之前goole推出当时1GB容量的Gmail邮箱,其目的正在于今天开始先整合自家的产品,接着再统一互联网的入口,而这,正是google当时不顾业界质疑力主推广Gmail邮箱的主要原因。
五年的时间可以决定一款产品的生死与成功,而在这五年的时间里Gmail邮箱帐号已经将google所有服务串联了起来,如果说功劳的话,这才应该是Gmail邮箱本质工作的最大功劳,但目前来看Gmail的作用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些。至此,当用户记住一个邮件地址的时候,其也就理所当然地可以畅行无阻在google的所有产品线中,而这些正是典型的牵引模式,以致现在以Facebook为首的产品开始支持用Gmail作为登陆账号。虽然这样的模式在业界已经有人开了先河,但无疑,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还应该属于google的Gmail邮箱账号,更或许在不久远的将来,Gmail邮箱帐号在综合OpenID的时候能将整个互联网的终端服务器整合起来。
而在这五年的时间里Gmail邮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然到现在仍然有很多用户对于Gmail邮箱内部穿插的广告比较讨厌,但无可否认Gmail邮箱无论是在接收还是发送等常规的操作过程中,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同时其邮箱里设置的多款小程序,如集成Gtalk等功能,也能让别人倍增方便不少;不过最为重要的是,Gmail邮箱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其对于用户而言所提供的除了邮件服务之外,还有这更多用户的掌声。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新闻说Gmail邮箱帐号现在已经可以像OpenID一样登陆在不同的应用终端的时候,朱翊立即觉得Gmail邮箱已经开始在向整合互联网终端登录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而今天在腾讯科技上看到的另外一则新闻说Gmail邮箱已经具有翻译多种语言的功能了……从一个仅仅提供邮件收发服务的邮件地址,到如今开始整合Gmail邮箱帐号之外的产品,再加上之前传闻说google已经注册了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域名……而现在作为google下的Gmail邮箱野心,难道真的要做大一统的互联网通行证?(朱翊/文)
原文地址:http://zhuyi.org/blog/post/The-next-step-in-plans-to-Gma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