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翊 

  朱翊一直觉得,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的运作范围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大。虽然在模式和理念的创新上,中国的互联网赶不上某些国家,但一件成熟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率要大于其他国家。在这样的固执思维引导下,朱翊一直以为那些在中国市场上做大做强的企业,首先是他们的产品适合了用户的需要,因此对于人口数最多的中国市场来说,如果能在用户这方面过关,那么这样的产品同时具备再生产的能力,那么就一定会有发展的契机。 

  但是这样的前提条件是,基于这款产品对于用户的使用需求必须要满足。在市场上,只有做产品的厂家和用户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产品蕴含的的关系链才会在最后转变成货真价实的价值。这就像一个卖衣服的商人一样,只有其卖的衣服适合消费者的体型并且价格在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使得这件衣服所牵引商家和消费者达成交易规则,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件衣服所起到的作用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双赢的。 

  之前暴风门中的暴风影音做的正是一家生产了衣服的厂商,按照常理来说起生产了消费者需求的衣服本应是好事,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暴风影音觉得如果能在卖给消费者的衣服上钻个洞,以便自己以后可以到消费者家中推销自己的缝补手艺,正是在这样的想法并且在这样的做法下的暴风影音玉树遭受到了千夫所指,最后,暴风影音终于“改过自新”,并且“称新软件已关闭有争议的后台进程”。 

  其实不管是卖衣服的商人还是做播放软件的暴风,其从最开始的本质都是好的,而这个时候的产品也是最适合消费者的;但在后来的过程中,因着自己的利益而推出的各种不利于消费者的使用的功能的时候,就势必会遭受消费者的不接受。一款产品,需要经过消费者的抵制才能将改回原来的样子的时候,这就是商人的损失了。暂且不说别的,这么一闹,还能有多少人还会继续选择、信任你这个原本不法的商人?况且天下做你这个产品的厂家又不是只有你一个。 

  话说回来,互联网最大的特性就是用户的选择空间大。虽然我们在现实中购买一件衣服,最后发现这衣服上有个洞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商家死不认账的情况,但在互联网上的选择,我们直接将其扔掉即可。互联网对于用户而言,至少在选择性上要比现实方便得多,因此对于互联网的这个巨大特点来说,用户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又决定了这款产品的生死。因此暴风被迫重新开发软件,朱翊觉得这是暴风作为一个超越了自己本职权限的商人的最后结果。 

  之所以上面说了这么多,朱翊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对于暴风或是卖衣服的商人,在打算牺牲用户的体验作为代价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后果;另外一点,消费者希望看到的是这个卖衣服的商人以后不要再将衣服弄个洞了,至于商人对以前已经被消费者丢弃的衣服补不补这个洞,意义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消费者关心的是,你能为他提供什么产品,而不是你做了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的道理,就如同消费者只关心在这个店里买的衣服是不是货真价实的,至于这个商家将已经被消费者丢弃的衣服缝补了一下,那么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暴风要做的是以后如何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而不是“称新软件已关闭有争议的后台进程”。(朱翊/文)